•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海南高校

科技日报强化热带与海洋特色 稳步迈向全国百强高校 | 海南大学 | Hainan University

时间:2015年12月19日 信息来源:海南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强化热带与海洋特色 稳步迈向全国百强高校 ——访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  本报记者 江东洲   科技日报强化热带与海洋特色 稳步迈向全国百强高校 | 海南大学 | Hainan University 海南大学  

  【科技日报】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跨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使命,进一步深化改革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发展计划的深入实施,海南大学在海南省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作为海南省引领性高校和省内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海南大学如何突出特色并提高办学水平?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教授。

  建设全国百强高校

  把海南大学办成海南的名片

  记者: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每年毕业的600多万大学生中,70%以上毕业于地方大学。可以说,地方大学的办学水平、培养人才的质量和社会服务的能力,直接影响全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尽快发展好一大批地方大学,是提升我国劳动者素质和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的急迫需要。您在清华大学工作十多年,又有在青海大学担任过校长的经历,现在海南大学担任校长也有若干年了吧?您如何看海南大学,如何引领海南大学的发展?

  李建保:我从2007年9月份开始因组织安排担任海南大学校长,已经有八个年头了。为了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建设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国家当时决定把海南省内两所最好的也是最大的大学,合并成新的海南大学。当时,国家农业部直属的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生招生资格,但是学科比较单一;而海南省属重点大学的海南大学,具有多学科性和一定程度的综合性,但是优势和特色不明显。我那时从北京来到海南,参与合并组建新的海南大学。2008年两校顺利完成合并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大学的行列。合并当初,海南大学的在校本科生学生数,占全省本科生的50%多,研究生在校学生数占全省的80%多,海大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和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都超过全省总数的一半。可见海南大学在海南省内高等教育中的份重。把海南大学建设成为海南省的引领高校和高等教育的名片,建设成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全省人民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共识和强烈愿望。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海南大学这八年发展很快,一级学科博士点从一个增加到5个,年度到账科研经费增加八倍,高考录取分数每年连续上扬,许多省份的录取分数超过当地一本线40分以上。每年派出400多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每年有300多名优秀毕业生被免试推荐进入清华、北大、浙大和天大等一流大学读研究生继续深造。海南大学学生的学习氛围空前浓厚,过去流传的“海南大学自习室里晚上的灯头数量比人头多”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样一个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海南大学的社会责任很重,要服务好地方,必须既有区域特色,也要有服务能力和水平。海南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八个字“热带、海洋、旅游、特区”。海南省地处热带,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冬季休假胜地,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的特色,就必然成为其地方重点大学的办学特色。海南大学在突出这四个特色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热带农业和生物学方面,海南大学专门设置了热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部,强化在热带农业、热带畜牧业、热带雨林和热带环境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建立了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及海南冬季瓜蔬菜品质和残留药物检测分析中心,为热带农业的发展和全国冬季新鲜瓜果蔬菜的食品安全作出了贡献。在海洋方面,海南大学成立了规模较大的海洋学院,以及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方面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最近正在申请南海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专家研究繁育的石斑鱼、罗非鱼等渔业品种,已经成为大众食品;研究开发的海洋药物,受到国内外专家和行业的高度关注。海底牧场的研究成果,已经开始迅速推广使用,不仅能在海底集聚海鱼新品种,保护鱼苗,还能生长海草和珊瑚,促进海洋环境改善,同时还能开发成海上旅游项目,使海洋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收益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海洋工程方面的技术,海南大学专家在岛礁建设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为南海维权做出了贡献。在海洋地理信息技术方面,海南大学有关成果可应用于南海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在校学生有三千多人,是全国最大的旅游学院,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很好,供不应求。许多国际著名大学纷纷提出与海南大学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合作开办的旅游相关专业的教育项目,2015年已经招生;海南大学还与南开大学合作建立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研究院”,推动海南的旅游事业发展。海南大学也是海南省政府和各市县的重要智库,各类专家通过建言献策以及参与方面的工作,为海南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没有优势的特色,就不是真正的特色。继续区域特色做强做大,把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学科,做成全国领先甚至国际知名的学科,是我们的期待和远景。有人说,大学也分三六九等,前20名的大学叫一流,20名至100名的大学可看成二流,100名至200名的大学为三流,之后的为四流。这种分类和提法不一定合适。现在海南大学的目标,就是要在综合实力方面达到全国高校的前100位,在一些特色学科领域,进入全国的前8%。

  大学是筑梦的地方

  以人为本成就师生梦想

  记者:办学理念是高校办学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点之一,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等各项改革措施,使得教育改革再次成为社会焦点。对于海南大学来说,如何深化办学理念,打造办学特色?

  李建保:目标、特色、质量是大学的核心要素,其中最核心还是人。因为有学生而有学校、有学生才有教师。作为校长,我认为的治学理念就是守住底线,激发理想,塑造梦想。大学是筑梦的地方,在我看来,在大背景中寻找和定位自己的小梦,让更多的师生有梦,帮更多的师生圆梦,就是大学的核心价值追求。我们要让师生充满梦想,都有各自的奋斗目标,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要为师生的梦想提供和创造条件,给梦想插上翅膀,帮助他们成就梦想。

  在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首先,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学校会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组成文理科实验班和卓越人才班,在师资和教学条件上予以倾斜支持。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了示范效应,很快带动和影响了更多学生勤奋学习。其次,实施海外留学“双一流计划”,将一流的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去深造。再次,每年选派一百名学生到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插班学习。同时,发挥海南岛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特色,实施了“冬季小学期”,聘请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每年冬季来学校授课,让师生在校内也可以享受到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每年推荐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到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这也激发了更多学生的人生追求。此外,学校还进一步理顺和规范了教育教学体系,实行宽口径、大类招生,拓宽选择面,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更好地满足学生专业兴趣发展的需要;对于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同学,学校专门建立了“大学创新院”,提供固定场所,安排专门经费,并购置了大量仪器设备和设施,由导师在课余时间教育和辅导学生如何创新创业。对于在文体、公益等方面有兴趣和专长的同学,开设各种竞赛和比赛,鼓励学生展示才华,脱颖而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德育、体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性教育。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的学习目标清晰了,学习动力激活了,校园学习氛围也一年比一年浓厚。海南大学每年本科新生8000多人,据调查,60%以上学生在毕业时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人生远景和期待。一些被推荐到清华北大读研的学生以及由学校资助20多万元派到国外学习的学生表示,这些远远超出了他们考入海大时的期待。

  教师是大学的依靠力量。教师群体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水平,决定着教育水平和大学的实力。防止教师懈怠,关键是要激发教师的梦想,激发教师的事业追求。处在中游的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大,教师队伍往往是能进不能出,把教师职业当饭碗的心态比较普遍。想方设法激发广大教师的事业梦、成才梦、专家梦,是海南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思想主线。学校提出了以“两个力”牵引学校发展的方针,即“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着力提升教师的学术影响力”。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教师提升事业梦和生活梦。比如,一是给新进博士和教授副教授提供科研启动费,促其科研事业扬帆起航;设立“教师学术巡讲计划”,学校每年拿出上百万元经费支持教师到国内外的学术舞台和著名学府科研院所去宣讲自己的成果和思想,扩大其学术影响力;二是推行“一院一县(或行业)”计划和“一师一点”计划,督促每个学院至少要有一个密切合作和服务的市县,每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在海南至少要有一个密切联系的专业服务点,引导和促使有潜力的广大教师,把根扎进海南的土壤中,把图描绘在大地上。学校为此每年安排200多万元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带着干粮”到海南的农村和工矿企业,开展社会调查、寻找课题,激发使命感,寻找自己的专业技能施展的舞台。三是建立政研信息报送奖励机制,安排专项经费,组织校内专家团队,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海南地方经济社会经费发展需求,建团队、立项目、出建议,为国家和海南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四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每年自筹2000多万元经费,用于引进和培训教师,开拓教师的视野,激发教师的上进心。近三年来,有100多名教师出国或出境接受教育和培训,还有1000多名教师在国内接受教育和培训。同时,学校还努力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提升生活待遇,使骨干教师安居乐业。学校主要领导每年都要亲自给新入职的教职工讲课和培训,要讲海大教师的责任、教师的事业发展机会,并发放“教师个人事业发展意愿”申请表,我们称为“海大梦之表”。学校领导以此掌握哪些教师有事业梦想,然后创造条件助其实现梦想,助其成为优秀教师和高级专门人才。

  积极面对挑战

  强化实体大学的存在价值

  记者:世界上大学教育有数百年的历史,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有百来年的历史。你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哪些新动态?尤其是互联网普及化和中国大国崛起的新形势下,中国的大学将如何适应和应对?

  李建保:不同的国家,对大学的要求不同。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对大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中国大学的基本任务有四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对于不同的大学,由于师资队伍和办学实力不同,投入精力和资源的侧重点也会不同。一般的大学与中流大学以及一流大学相比,就会有很大差异。所以,不同的大学,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并以此来确定办学资源的分配方案。海南大学作为地方重点大学,确定了“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办学思路,把根深深扎进海南省经济社会的土壤中,把服务好海南作为自己的目标,把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作为前进方向。

  在中国,一个大学的发展,有五个基本要素:大学内的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这三者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三者的互动程度和形式,决定着大学的校风和学风;在大学之外,有政府和社会。政府和社会与大学的距离大小和作用力的强弱,因各大学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不同。大学的去行政化,会增加大学与政府的距离,对大学事务的社会评价体系越来越多,会缩小大学与社会的距离。我国仍在处于管理服务趋于完善成熟的过程中,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正在处于调整时期,不可预测因素很多,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高校管理体制,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国际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冲击和影响所有人类生活领域,当然也包括高等教育。现在网络信息如此丰富和便捷,人们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获取网上知识和信息,是如此平等和公平,为什么人们还要如此激烈地挤进名牌大学?毫无疑问,大学仍然存在不可替代的魅力,继续吸引着人们上大学、上好的大学。

  我认为,在网络信息时代,实体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六个方面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一是实体大学所教育传授的专业知识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是经过认证和认同的,有助于学生通过深入学习一门学问,如同解破一只麻雀,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二是实体大学里的同辈人的频繁碰撞和相互比较,可以达到以人为镜的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以便发现差异,进而改进自我,以更正确地定位自己的人生。这是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心态调整的过程,对学生成长成熟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实体大学设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配合的教学体系,不仅有利于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四是实体大学里诸多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培养学生如何待人处世,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培养学习能力。这些德育教育、体育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守法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青年学生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成为和谐社会的一员。五是实体大学通过各种考试、比赛和竞赛活动,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增加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各种成长成才的发展机会,比如海南大学实施的推免保研、出国交换、联合培养、“双一流计划”等等,让许多优秀学生意气风发。六是实体大学教育也会给学生积累终身受益的同学情谊和人脉关系,同学关系和母校情结都是学生的终身财富。

  一所好的大学,在这六个方面,给学生的比较多。换句话说,学生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在这六个方面获得的收获就越多,就越好。现在的大学教育,如何把互联网的挑战转变成机遇,减少碎片化的、随意性的以及同质化的知识课程,把更多教育资源用于充实提升上述六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满足,是我们大学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些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速度很快,对我们也形成很大挑战。我们在派出学生交流、派出教师进修学习培训、国际科研合作、招收国际学生、校内国际合作办学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每年有300多名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习,有100多名教师出国培训,有100多名外国学生在海大攻读学位,有中外合作的办学专业,正在筹办中外合作的办学机构,等等。参加国际交流的师生超过1000人。在这方面,海南大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里做得比较有特色的是,每年选派出100名学生到国外的著名企业实习实践一年,学生回国后深受企业青睐。每年在三万多学生里竞争选拔10名左右的优秀学生,送到全球前100名的大学深造,给每人每年20多万元奖学金,这叫“双一流留学计划(海大一流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留学计划)”,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也得到了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现在国家强调大学教育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这些内容不是一般的本科院校擅长的领域,许多大学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而且能够跟进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海南大学作为一个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地方重点大学,比较早地关心和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也建立了大学生创新院,配备了专门的设备和设施,但如何达到国家要求的程度和水平,还需要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引导和指导。

  大学教育,社会影响面大,大众关注度高,随着教育信息公开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部门和机构开始参与到对大学进行评价评估的行列中,例如大学排行榜、教学评估、学科评估、科研实力评估、就业竞争力评估、社会影响力评估等等。如何应对这些社会评估评价,是目前大学管理者必须认真应对的课题。

  在互联网普及化、教育国际化、评估社会化等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实体大学存在价值的讨论也愈来愈多。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大学教育本质等基本问题,抓住本质,回归原点,不忘初心,守住底线,提升愿景,增强自信,尽全力把大学办成学生和家长满意、政府满意、人民满意的大学。

  服务地方接地气

  打造海南发展的“智力引擎”

  记者: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是地方大学存在的价值之一,也是“以贡献赢支持”、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的必然选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建设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海南高校的龙头,海南大学主动地服务海南,主动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作贡献?

  李建保: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是大学争取办学资源的需要,也是提高师生专业和学术水平的需要。海南大学动员师生和校内各种办学资源服务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态度鲜明,动力强劲,措施得力。一所大学能否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大学的认可和支持程度。大学根植于社会的土壤,从社会吸收营养和水分,回馈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海南大学是海南900多万人民的大学,是海南300多万海外乡亲的大学,是全国人民支持建设的大学,理应服务海南这片热土,回报全社会。多年来,海南大学立足地方特色,积极推动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努力成为助推海南地方发展的“智力引擎”。“接地气、连民心”是科技服务地方的原则,海南大学一直走在服务地方发展的道路上,步子越走越大,效果越来越好,海大师生服务于海南的美誉度正在快速上升。

  学校以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才资源优势为依托,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服务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热带作物育种与栽培的利用、热带海洋珍稀水产品的繁育、热带生物资源的利用、岛屿矿物资源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海洋通信和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比如,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方斑东风螺无公害养殖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扩大海南方斑东风螺养殖规模,年产量达6000吨,产值超过4.8亿元,带动就业人数3000多人,促进方斑东风螺养殖成为海南省贝类养殖第一大产业。

  在人文社科领域,学校根据国家南海战略研究需要,成立了海南省南海法律研究中心;针对海南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开展海南历史文化研究,着力推动海南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成立了海南低碳经济政策与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研究院,承担多项相关产业发展研究课题。海南大学关于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被海南省政府采用;有关南海问题、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报告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笔批示;学校教师单独或合作向中国法学会、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等部门提交的研究报告有32个被采用,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海南大学培养的同声翻译人才,供不应求,为海南会展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学校还与中航特玻、英利新能源等大型企业组建了校企战略合作联盟,不但启动了一批实质性合作研发项目,而且根据企业需要实现订单式培养,为本地骨干企业的发展输出高质量人才。

  以提升“两个力”为主抓手

  加快建设全国百强高校

  记者: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全国百强高校的发展目标,海南大学当前要做好哪些工作?

  李建保:首先,需要教师和干部了解海大的现状,了解海大的使命和社会期待,了解高等教育的实质和本质,了解海大还有哪些发展空间,还有哪些办学资源,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十三五规划”。这段时间学校经常开展这方面的讨论,以便深化认识、形成共识,统一思想进而统一行动。

  其次,在政府和社会资源供给基本稳定后,大学的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教师和学生的表现是否足够卓越,就是总要衡量标志。海大提出了“提升两个力”的号召,在一定时期内,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着力提升教师的学术影响力。评价各个院系和业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贡献,就要着重看对“提升两个力”的贡献。我们把一系列可以直接“提升两个力”的工作内容和任务指标,分解到基层单位,进行年度目标考察,让人人有事情做,人人有对学校发展作贡献的机会,人人可以比较对学校工作的贡献大小。

  三是区分专业与学科,没有学科建设的专业,只是专业。大学的综合实力,关键是学科的水平。我们让各个专业学院审视自己的专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寻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使学校的工作更加重点突出,以强化特色和优势。只有许多学科都进入国家百强行列,海南大学才是百强高校。明确任务、细化指标,勤奋努力,日积月累,才能一步步地充实和壮大自己,才能向百强高校的目标一点点地接近。

  四是强化管理,管理出效益。贯彻执行已经颁布的《海南大学章程》和《学术委员会章程》,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方案。以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为着眼点,以人事管理改革为主线,启动定编定岗工作,实施专任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对学院和职能部门领导班子进行年度工作考评,促进中层管理更科学化、透明化;推进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评价和调整机制,建立科研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

  五是谋划好“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发展项目,并积极与省政府市政府的计划衔接,使大学的重点项目得以实施。积极准备申请下一期的国家中西部地方高校计划项目以及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项目,建设好“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中外合作的旅游大学的建设。

  六是实现科技服务地方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以筹建“海南大学定安科技产业园”为突破口,拓展和落实“一院一县(或行业)”、“一师一点”服务地方计划。

  七是进一步抓好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文理科实验班、卓越班、定向班、中外合作办学班等质量工程为抓手,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网络精品课程的作用,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好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使海大特有的冬季小学期的教学普及化、课程化、学分化、常态化,让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的智力成果惠及更多师生。

  八是推进和扩大本科教育国际合作项目。落实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达成的合作办学协议,确保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加大学历教育国际学生的招生数量;扩大学生出境学习、实习的“双百计划”的规模;继续实施“双一流留学项目”。通过上述举措,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综合办学实力扎扎实实地不断提升,加快向全国百强高校目标迈进。

 
上一篇:李建保率队赴中国海洋大学调研 | 海南大学 | Hainan University
下一篇:“一带一路”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高端论坛在海南大学举行 | 海南大学 | Hainan University
(作者:佚名 编辑:海南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